专家提醒:留意深秋变“弱”的心血管疾病
栏目:企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0-13 10:03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备0400号)...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时值深秋,昼夜温差较大,也增加了突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医生提醒您,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心悸、下肢浮肿、不明原因疲劳、气短、嘴角弯、言语不清等症状,“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心源性脑梗塞、心力衰竭等,都属于心血管疾病的范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晶晶表示,随着气温下降,血管容易收缩、痉挛,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另外,不加水的时候,不用芋头“贴秋膘”,剧烈的情绪波动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和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需加强防护。医生建议,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恶劣天气少穿,避免头、颈、胃、脚受凉;注意饮食均衡,坚持少盐、少油、少糖饮食;进行适度的运动,例如散步和打太极拳。如果室外温度较低,可以在室内锻炼; Mag -r适当补充水分,经常少量饮水;保持平和、乐观的行为。 “如果既往有血糖、血压、血脂异常,应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如果有明显的再现,应立即就医,不要增加或减少药物用量。”王晶晶说。医生提醒冠心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使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降低血脂。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请专科医生评估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以改善心脏功能,改善预后。(邹心源、吴天林) (审稿人:欧云海) “秋天的选择”背后隐藏风险。想到三点,避免隐患 如今,山林间野生菌层出不穷,树枝上结满了野果,吸引着很多人加入秋收部落,亲近自然的同时也满足了口腹之欲。南京疾控专家提醒,有些人认为,蘑菇毒物只有用银器、大蒜器皿煮才有毒,才会变黑。事实上,蘑菇毒物不会与银、大蒜发生反应ic等。专家强调,不仅不要选择野生生长的蘑菇,生活场所bersDeng带上生长的野生蘑菇…… [详细的] 专家提醒:记住“120”口头禅,识别中风征兆 近期,我市持续降雨,气温大幅下降。同时,低温会增加与血小板的结合,导致血液粘度增加。综合血管收缩、降温后活动减少、饮水不足等因素,多种风险叠加,可显着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加强防护,注意保暖。建议市民从生活细节入手,加强防护:一是注意保暖,注意气温变化,按时添衣,给头、颈、脚做好防护…… [详细的]寒露来了,是时候养生防病了 露水来了,气温下降了。保健和秋冬病的预防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专家建议,哮喘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刺激呼吸道的冷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及时接触过敏原,坚持规律用药,不要自行停药或减少剂量。季节性哮喘患者建议提前半个月服药。 [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