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之声】产业生产线拉动旅游消费线
栏目:企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0-12 09:57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备0400号)...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不少游客在社交平台上的旅游短视频中发布了“工厂”、“作坊”,“生产线也是好地方”成为公众共识。工业旅游蓬勃发展的背后,是我国制造技术实力与超大规模市场消费需求的共鸣,凸显了这一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释放中国工业旅游的三张亮丽名片。第一张好牌是基础扎实的硬核产业。我国工业体系共有41个大工业门类、207个中间工业门类、666个小工业门类。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名录的国家联合国工业分​​类中的d。完整的产业体系带来了不同的旅游客源。灯塔工厂的智能制造车间让参观者感受现代高科技的冰冷。航天火箭生产基地已成为青少年最喜欢的科普课。承载着过去记忆的老厂矿,为工业遗产之旅提供了讲述空间的载体。第二张好牌是供给和需求双向运行。从供给端看,工业旅游成为企业品牌传播的天然窗口。青岛啤酒博物馆作为热门打卡地,通过特色啤酒门票和消费产生收入的同时,也让青岛啤酒品牌享誉海内外。参观杭州玉树科技的门票一票难求,对“水龙头”粉丝的口碑效应已经超过了传统广告。从需求方面来说,硬核技术自带流量,社交发布容易发展,能够满足个人消费需求。曾经“闲人免费”的工厂车间,成为年轻人的“网络天堂”。第三张好牌是政策环境持续改善。 2016年公布的《全国工业旅游发展纲要(2016-202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创建1000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 2021年以来,可喜政策持续上升。 《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旅游》等文件对工业旅游做出了明确安排。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工业旅游正在兴起。2024年底,我国公布了2批122个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项目、6批232个国家级传承工业旅游项目。l、10个国家级旅游产业基地。工业方面,2024年初我国工业旅游企业已超过1200家,预计2030年中国工业旅游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你的牌很大,但也要​​看你怎么打。数据显示,全球旅游产值平均占旅游总收入的10%至15%,而我国目前成本还不到5%。与日本、德国等旅游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相比,仍有很多改进的空间。当旅游产业化完成后,一条产业“生产线”可以带动产品销售、种植、文化创意、科研、展览等多条“消费线”。进一步开发行业旅游资源,有必要制定全国行业旅游规划,以抵御低迷的影响建筑水平加倍;要发展工业旅游体验设计,鼓励企业将少量生产空间改造成“可达、互动、共创”的混合空间;要培育跨区域工业旅游“走廊”,将分散的工厂、博物馆、科研基地连接成链条;要鼓励头部企业与影视、动漫、游戏、时尚游戏跨界合作,将基础产品向正版IP转型,利用数字、模型、盲盒等不同形式的消费品满足市场需求。工业旅游不是简单的“工厂+门票”,而是在可体验、可记忆、可传播的场景中改变旋转工具、机器、热钢、抽象参数。如果更多的“生产线”升级为“景观线”、“消费线”提升,品牌热度、技术热度将进一步提升。八、中国制造的文化底蕴能真正走向世界。放眼未来,节日期间的“产业网红”与常青的“科技红人”,需要政府、企业、社会资本、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5月定:佘惠敏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付仲明)
下一篇:没有了